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广袤沃野逐春光——红桃影视大全每日更新热门影视作品推荐与解析光——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七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
广袤田野里,奏响现代化农机的春耕交响曲;乡村产业中,各类“土特产”变成“香饽饽”;电商平台上,直播带货成为时下的“新农活”;片片花田间,“美丽经济”铺就百姓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近期深入多地调研感受到,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稳健前行,春管春耕有序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迈出新步伐。
粮油生产良好开局,努力打牢丰收基础
谷雨刚过,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在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被霞村的农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长势正旺,村民们忙着进行浇水、施肥等工作。
近期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在广西等部分地区引发旱情,各地农业部门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指导农户调整种植旱粮作物,开展打井、抽水等抗旱工作,并派出技术力量将农技服务送至田间地头,确保春耕备耕工作稳步推进。
田间地头,现代农业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推广应用,为农耕文明注入新活力。
在产粮大省黑龙江,多台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高性能播种机在黑土地里来回穿梭,将一粒粒玉米种子精准播撒。
“这种高性能播种机能提高种植密度,也利于种子成活,种子出苗后会比传统播种方式更加壮实、整齐。”哈尔滨市东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彩华介绍,今年新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滴灌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在大江南北推进。平移式喷灌机、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各地越来越多地应用“智慧”新农机具,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面积稳、长势较好。
14亿多人要吃饭,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要从“吃得饱”提升到“吃得好”,“米袋子”重要,“菜篮子”也要拎好。
一季度,“菜篮子”产品供给也很充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牛奶产量892万吨,增长1.7%;国内水产品产量1483.4万吨,增长4.5%。蔬菜水果供给稳定,价格呈季节性波动。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粮油生产开局良好,为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
乡村产业发展,关系到农产品的供给、农业农村的发展,也联系着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农民收入增长。
直面当前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广大农业企业积极行动,努力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这几天,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一辆辆满载着饲草料的大卡车接连驶入内蒙古旭一牧业有限公司的肉牛养殖基地。
“今年一季度,受国内外市场形势、产能变动等多因素影响,肉牛价格迎来明显回升。截至目前,每头牛卖价上涨了三四千元,我们企业也因此转向盈利。”公司董事长张继新告诉记者。
近两年,由于肉牛价格下跌,当地一些牧民一度中止了与旭一牧业公司的订单合作。如今,不少牧民重新启动订单养殖。
“我们将加强与牧民的利益联结,面向市场需求改良肉牛品种,努力在互惠双赢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张继新说。
安徽黄山,漫山茶园迎来采茶季。一季度,黄山市的茶叶数字化管理平台“茶产业大脑”试点进一步扩大,把市内多个黄山毛峰优质小产区都涵盖其中。以户为单位,每位茶农都会领到一张印有二维码的茶农卡,从采摘、售卖、炒茶、包装都实现了可追溯。
“茶叶产业链的可追溯,不仅能带动更多潜在消费者放心购买名优茶,还能促进茶农致富增收。”黄山徽商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乐说,未来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共同努力规范茶叶溯源、提高优质产区茶叶知名度和品质信誉度,带动更多茶农稳定就业增收。
山东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覆盖肉禽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企业,每年向农村投放资金超过150亿元,与300余户禽类养殖户签订合同,合作养殖户年饲养肉鸡超2000万只,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企业总经理张桂明向记者透露,由于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较高、把控严格,一季度公司出口禽肉制品数量和创汇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96%和4.19%。“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新品种研发,多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6.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产业兴,百姓富。一揽子数据显示,开年以来,我国农村内生动力不断释放,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村民致富路越走越宽。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3月份,我们村进行了一次分红,每户村民分到了6800多元。”云南省元阳县爱春村委会阿者科村组长马有德说。
多年来,阿者科村的村民们从事“看天吃饭”的传统耕作生活。随着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这个村庄成为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五个重点村落之一。
2018年,村里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将村庄打造为景区,65户村民以梯田、房屋和生活方式等吸引资源入股,陆续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来村里旅游的人多了起来,村集体收入也不断增长。
“等到今年6、7月份,村里还会继续分红。”他说,去年年底阿者科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今年户均分红有望超过2万元,高于去年的户均13784元。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法宝。阿者科村的变化,是近年来我国乡村大地通过改革推动发展的生动缩影。
今年一季度,《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等重磅文件陆续发布。
从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到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再到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多项举措为乡村发展、农民富裕带来新机遇。
今年5月1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将施行。这将进一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说,未来要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以深化改革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心向希望,耕耘春天。在广袤的沃野上,亿万人民不懈努力,不断描绘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新华社记者